今年以来,泰山玻纤设动部党支部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夯实基础,突出重点,着力抓好保障性服务”这一总体思路,充分利用“一支部一品牌一特色”活动载体,在选树典型、宣传典型和深化师徒帮带、加强技能培训上下功夫,开展了具有本单位特色的主题活动,呈现出了极富时代气息的新气象,展示出了部门员工意气风发、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点滴事迹 感动你我
“他是一位有这6年党龄的老党员,从一名普通的值班员到维修班长,到现在的工段长,他始终坚持的就是,把公司当做自己的家,各项工作亲力亲为……”
“我们工段最大的特点就是脏活多、累活多,记得一次是二线制冷站门外的污水管道堵塞严重,造成大量污水外溢。因管道狭小无法使用过长的工具,工段人员就将手伸在污水中进行疏通,用了整整一上午才将此处疏通开,使得全身都被污水浸透……”
听到这深情、朴实的讲述,得知原来这就是设动部党支部开展“讲述身边故事,诠释榜样力量”的活动现场,部门员工正在讲述身边同事、工段工作的点滴事迹。
“我们身边许多同事,没有什么壮举,他们或是踏实工作、任劳任怨,或是以苦为先、助人为乐,亦或是加班加点、技术攻关,都在自己最平凡的岗位上十年如一日地默默奉献着,我们开展这项主题活动,就是为了挖掘身边党员和职工的先进事迹,动员和激励广大职工以身边人为榜样,鼓舞部门正能量的传播。”设动部部长、党支部书记张维祥说道。
截止目前为止,部门已经召开多次事迹报告会,共有20多名同志陆续向大家讲述了身边同事感人、先进的事迹,他们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质朴无华的话语,向大家传送了我们身边先进员工所散发出的正能量,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身边人的点滴事迹在职工群众中不断传唱和延伸。
先进骨干传帮带 拜师学艺增技能
“师带徒、传帮带”这种传统的新员工培养方式在泰山玻纤一直保持着优良传统。近期,这种培养方式在设动部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形式也更加温馨简约,与时俱进。在新员工“拜师仪式”上,徒弟向师傅敬拜师茶,师傅向徒弟赠送了精心准备的专业维修工具与书籍。整个过程,师徒之间表现真诚,气氛热烈,勾勒出了一幅徒敬师、师爱徒的和谐画面。
这种“拜师结对”活动不仅极大的激起了师傅们的自豪感,也让他们倍感责任重大;徒弟们更是掀起了比学赶超的热潮。为了保障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设动部专门制定了《员工师徒制管理细则》和一系列的鼓励政策,明确由取得本岗位高级工高4及以上级别,技能水平较高的员工担任师傅,然后负责帮带新分配、转岗或技能需要提升的员工,同时双方签订《帮带协议书》,在详细规定师徒的责任与义务的同时,更是许下了一份郑重的承诺。
为了保证老带新的质量达到预定效果,设动部更加注重过程控制,要求徒弟要形成《工作日志》,记录下自己学习的知识、经验和心得。师傅在传授过程中,要注重实践操作和心得传授,每月形成《师徒帮带月度鉴定表》,掌握徒弟学习和实操情况。不仅如此,师傅还要了解徒弟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解疑释惑,更好地融入整个团队。
他们还成立了技能鉴定小组,从专业理论、实际技能、安全生产等方面,对师徒双方进行考核评定,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成立考核小组,就是为了通过考核、奖励,督促他们不断扎实自己的本领,进行技术更新,为公司培养和造就维修人才搭建快捷平台。”设动部副部长温广勇说道。
泰山玻纤设备动力部作为公司设备管理的职能部门,承担着公司的动力保障、能源供给、设备的技术改造和维修保养等职责,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对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比较高,相信他们通过搭建“师带徒”这样的平台,在全公司范围内营造出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培养出更多的技术骨干人才,实现公司与个人的双赢。
技师工作站挑起技术攻关大梁
温广勇介绍技师工作站情况
“技师工作站的创建一定要建立在现场实际应用的摸索中,紧紧围绕设备的技术维护、改造、升级等难题开展工作,并形成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的特色文化氛围传承下去。”设动部副部长、技师工作站负责人温广勇在全市职工技术创新竞赛现场经验交流推进会上介绍。这也是设动部“师带徒、传帮带”活动之所以能够传承和发扬下去的重要原因之一。
设动部技师工作站成立于2012年12月,现有成员7名,均是从部门不同工段、班组、技术科室选拔的专业技术人才,主要包括机械维护保养、改造升级,电气检修维护、试验改造等领域,涵盖配合料、窑炉、拉丝、物流、动力机电等专业,成员都是技师及以上专业技能人员。技师工作站具有“生产攻关、技术改造、推广应用、内部培训”四大职能,目前通过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从而保证了技师工作站在员工培训、新技术研发、解决现场难题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技术工作站的成立给员工们搭建了一个培训和试验的平台,大家既可以在这里互相学习探讨,切磋技艺,也可以联合搞技术攻关,同时弥补了过去在内部培训上无法进行现场技能培训的空白。”技师工作站成员王敬军对于工作站在日常工作中发挥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
工作站创建之初,目标就锁定在引导和带领员工解决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上。 在工作站成立近三年的时间里,他们通过进行技术攻关,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为公司节能降耗、设备效率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为解决公司拉丝机设备故障率高,较大故障在线维修时间长的问题,他们组织开展实施了拉丝机设备维修基地的设立工作。通过对该项工作的推进,2015年,老厂区生产线拉丝机单机月停机时间同比减少5分钟,实现了老生产线德国拉丝机大修成功,替代27台进口设备,仅此一项为公司节省投入1080万元。他们指导并带领机电维修工人陆续实现了较大故障的替换维修模式、元器件的验证等,其中仅类似于弹道轴承更换等较大维修项目,效率提升50%以上。为解决公司DCS、配合料控制系统中工控电脑出现问题后无法实现硬件更新的技术难题,组织研发利用VMWare vCenter Converter,将现有的物理机转换为虚拟机以实现硬件更新的难题,避免了大量资金投入同时使该技术难题得以有效解决,组织完成了的分束板修磨专用设备的研发工作并获国家专利。
今年5月份,技师工作站负责人温广勇同志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公司借势整合优势力量成立了公司 “温广勇劳模创新工作室”。设动部表示,他们将以此为契机,在继续做好技术攻关的同时将工作重心逐渐向创新工作方面转移,让技师工作站凝聚起丰富的技术资源,既成为培养一线优秀技能人才的摇篮,又能够挑起技能创新大梁。